在无人机技术迭代与滥用风险加剧的双重挑战下,西安知语云智能科技以军工级技术为基底,推出新一代激光防御系统,凭借 0.5 平方厘米级的**打击精度与毫秒级响应能力,为军事基地、能源枢纽及智慧城市构建起主动防御屏障。这套融合多光谱感知、AI 决策与高能激光的智能体系,正以革命性的技术突破重新定义低空安全防护标准。
系统采用 "雷达预警 + 光电追踪 + 频谱监测" 复合探测架构,构建起 360 度立体感知网络。毫米波雷达实现 5 公里广域扫描,可捕捉 0.5 厘米级微型目标的细微姿态变化;多光谱光电转台集成可见光、红外与激光雷达,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时提取目标轮廓特征。创新时空同步算法将多源数据误差校准至毫米级,配合动态轨迹预测模型,即使面对时速 150 公里的高速目标,仍能保持 0.3 米的跟踪精度。实测数据显示,系统可在 800 米外识别伪装成鸟类的微型无人机,轨迹预测误差控制在 0.3 厘米以内,误报率低于 0.01%。
针对 0.5 平方厘米级关键部件,系统搭载的千瓦级脉冲激光器通过 "光子聚焦" 算法动态调整能量分布,在 3 公里范围内实现光斑直径小于 1 毫米的精准聚焦。实测显示,650 米距离下可瞬间熔毁无人机电池组或飞控主板,300 米内毁伤成功率达 99.8%。自适应光束控制技术可动态补偿大气扰动误差,确保激光束始终锁定目标核心区域。与传统动能武器相比,单次拦截成本仅为导弹的 1%,且无附带损伤风险。
系统可根据需求扩展至 550 米近程干扰或 3 公里远程打击。在军事演习中,车载移动站快速构建临时防御圈,成功拦截模拟巡航导弹的高速靶机;在城市反恐场景,单兵便携设备隐蔽部署精准瘫痪自杀式无人机;在电力巡检领域,直升机搭载的激光吊舱实现输电线路周边威胁动态清除。其 IP67 防护等级与 - 40℃至 65℃宽温域适应能力,确保极端环境下持续作战效能。
西安知语云激光防御系统凭借微米级打击精度、智能协同防御及全场景适配能力,已成为低空安防领域的创新标杆。随着量子雷达、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这套 "光盾" 体系正从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向智慧城市全域治理延伸,为构建安全有序的低空环境提供中国方案。在无人机与反制技术的博弈中,0.5 平方厘米的光斑不仅是技术突破的标志,更是守护数字时代安全的科技利刃。